“兰亭”传奇搬上舞台 舞剧《永和九年》11月首演
新华网上海8月27日电(记者孙丽萍)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王羲之传》盛赞王羲之书法为“古今之冠”。永和九年,王羲之在会稽山阴之兰亭发起一场雅集,挥毫落墨写就《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从此横空出世、流传千古。
1600多年之后,这段书坛传奇将被搬上舞台。记者获悉,上海歌剧院出品、以中华瑰宝《兰亭集序》为灵感来源的上海原创舞剧《永和九年》将于11月10日至12日在上海大剧院世界首演。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曲水流觞……”王羲之笔下的诗意场景千载之下依然令人向往。然而,飘逸秀美的书法如何转换为舞蹈语汇?324字的《兰亭集序》,又如何演绎出扣人心弦的故事?25日下午,在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申园中的一场“舞墨雅集”让人们对这台新作惊鸿一瞥。
“书法是纸上的舞蹈,舞蹈是流动的书法。无论挥毫泼墨还是翩翩起舞,都能触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底蕴。”原创舞剧《永和九年》导演王亚彬解读,书法和舞蹈都是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本来相通相融。这部舞剧创作的难点和关键之处,就是将王羲之笔下行云流水的书写变成舞台上酣畅淋漓的舞动,让舞者跳出书法的节奏、力量、动势、韵律,充分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气势与气韵。
王亚彬介绍,上海歌剧院舞剧《永和九年》投入排练已一月有余。舞者们正探索以肢体描绘书法之形,渐入佳境。此次申园雅集中演出的一个舞蹈片段,描绘的正是王羲之从墨池旁边鹅的不同姿态中获得灵感,写出21个形态各异的”之”字。舞者以昂首展袖、腾挪跳跃的姿态变幻,呈现王羲之书法线条灵动洒脱之美。
“王羲之为后世树立起跨越文学和书法的丰碑,以舞蹈描绘《兰亭集序》令人期待。”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说。而为申园造园的沪上园林专家李永红认为,“兰亭作为中国古代园林中的经典,对后世亦有深远影响,中国园林体现出中国古典美学、生命的情调与韵律……相信它在舞剧《永和九年》中也会得到充分的展现。”
“《永和九年》以舞为媒,打造一场唯美而浪漫的视觉盛宴,展现魏晋名士风范,以及他们的人文自觉与生命观照。”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赵蕾表示,作为第一部以书法作品为题材的原创舞剧,《永和九年》希望全景展现“天下第一行书”从诞生到传世的传奇历程,引领当代观众穿越历史的长河,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