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2月17日电(记者孙丽萍)《世说新语》故事班上昆曲舞台,川剧《离恨天·审》颇具荒诞戏剧魅力,梨园戏《<陈三五娘·平行空间2>大闷·赛博朋克》脑洞大开将梨园戏古韵与赛博朋克机械风融合演绎,呈现出传统戏曲在繁华落尽之后的极简之美……
“2023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16日至24日在沪举行,为观众带来异彩纷呈的戏曲盛宴。12部入围作品涉及10个剧种,充满创意,充分展现当下中国戏曲的青春创意浪潮,可谓未来可期。
据统计,2023年共收到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戏曲院团、艺术高校、民间团体、个人申报的展演剧目共90部,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和白玉兰奖的主创人员达十余位。此次申报剧种近40个,其中闽剧、五音戏、柳腔、郧剧、耍孩儿、绍兴摊簧(鹦哥戏)、湘剧等剧种首次出现在申报名单中,再次证明了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是推广和传承戏曲艺术的重要平台,也是展示戏曲艺术魅力的重要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参加展演的剧目中,有三部是“新鲜出炉”的作品。在传承戏曲艺术的基础上,青年主创通过小剧场戏曲的多样化、多角度创新探索,在叙述结构、思想立意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力求全新突破。
京剧《鹿鸣》重新解读敦煌莫高窟《鹿王本生图》故事,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当代立意;昆剧《东海波臣》讲述明末历史故事,兼具传统韵味和时尚气质;越剧《假如我不是嵇康》探讨知识分子性格命运和人生价值,悲欣交集,为传统越剧注入当下思考……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谷好好表示,青年戏曲人正从传统文化宝藏中汲取力量,为戏曲文化注入新时代的活力。
“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有浓烈的青春色彩,为大批优秀的青年戏曲人才带来‘闯一闯’‘探一探’的舞台。”谷好好说,实验先锋的戏曲作品需要在演出中发掘生命力,期待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从精彩不断的“码头”升级成为推动原创新作竞相展示的“源头”乃至“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