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海派建筑与文化传承,“海派·承载”主题联展开展-新华网
2025 04/12 17:08:14
来源:新华网

解码海派建筑与文化传承,“海派·承载”主题联展开展

字体:

  新华网上海4月12日电(史依灵)作为海派文化的核心载体,上海的建筑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创新精神,成为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桥梁。日前,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携手徐家汇书院共同策划“海派·承载”主题联展,展览以建筑为媒,融合多维视角与多元表现形式,展现海派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和创新性。

  上海的Art Deco公寓和公共建筑是近代海派建筑设计的一种代表。Art Deco公寓和公共建筑在建筑立面与室内装饰中出现以阶梯形、菱形、V形、放射状等装饰性母题,强调秩序感与几何感,呈现华丽且古典的形式。它们既承载了从世界各地来到上海的建筑师精湛的设计技艺与理念,也承载了他们对同样来自五湖四海居民的生活画像。建筑协调着这些迥异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也将这些文化熔炼成为海派文化的一部分。

  “海派·承载”主题联展一隅。新华网 发(受访者供图)

  走进位于徐家汇书院的“往昔 | Art Deco建筑”展区,赛华公寓、毕卡第公寓、华盛顿公寓、上海交大工程馆等上海徐汇衡复风貌区的经典建筑以模型形式呈现。活动策展相关负责人介绍,模型底座通过Art Deco的形式语言,将江南水乡园林中的桥、菱窗等要素进行转译与表达,形成江南文化托举摩登生活的总体意象,“这既是对上海文化历史的艺术化表达,也是对海派文化一种建筑学诠释”。

  今年适逢上海交大建校129周年,展览特别选取了上海交大工程馆、设计大楼等校园标志性建筑作为展示对象,既是对校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展望。

  “海派·承载”主题联展一隅。新华网 发(受访者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依托历史文献,融合AI技术,“黑箱”般再创作了Art Deco室内与上海早期的摩登生活场景,将建筑从室外到室内承载的人、社会和文化做了活化展现。同时,上海交大设计大楼并作为Art Deco海派精神现代化的延伸和演绎,将以展览的终点和未来的起点,串联和讲述海派建筑的历史文化故事。

  “海派·承载”主题联展一隅。新华网 发(受访者供图)

  上海交大设计大楼是一座家屋,由围合造就院落系列,为使用者珍藏希望与庇护失望,也是Art Deco建筑的现代转译。建筑可作为一个“展品”,也可作为一个“展场”。设计大楼作为持续融合并创新海派文化的实验场,通过空间讲述的方式,成为海派文化延续的重要载体。设计大楼以其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空间布局,协调着设计艺术品之间的关系,成为新时代“设计人”的学术画像。

  位于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设计大楼的“再现 | 交大设计大楼”展区,从“设计源起”从设计师的独特视角出发,多维度叙述上海交大设计大楼创作脉络与艺术表达;到“文脉延续”以沉浸式视觉交互技术构建时空剧场,让观众体验从江南水乡到交大设计大楼的时代变迁及人文赓续;再到“空间印象”通过社会征集的优秀作品,以多元艺术语言解构建筑美学;而后“厅堂授礼”展现百余件设计学子创意作品,思想碰撞激发无限可能。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积极发挥设计类学科优势及资源,以多元视角激活历史文脉,以公共美育连接城市生活,生动展现了交大深厚的人文传承。设计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学院将积极融合AI及数字化技术,探索文化遗产的创新表达,持续推动高校与区域文化融合,以设计赋能区域城市更新与文化再生,打造区域共生范例。

【纠错】 【责任编辑: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