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5月2日电(记者刘颖)翻新织网、投放鱼苗、挂蚌育珠、校园展销……“五一”国际劳动节前,上海海洋大学农业专项班学生兵分两路,在网箱养殖基地的碧波间与校园展销会的烟火气中,以劳动实践书写新时代农业人才的成长答卷。

“请大家务必按照操作规范,对旧网箱进行拆卸。要小心地拆解网衣、绳索等部件,避免损坏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并将拆卸下来的部件分类放置。”在网箱养殖基地,在技术导师陈再忠、叶旭昌和辅导员吴丛迪的带领下,同学们手持工具分组行动。

翻新网箱后,同学们将预定的锦鲤亲鱼放入网箱中,经过2天的暂养和停食,将会在网箱中完成受精及孵化过程。

挂蚌育珠环节中,硕士研究生李长志一边对三角帆蚌进行插片,一边讲解生态原理。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黄旭雄说:“学校网箱养殖基地作为重要的实践教学场所,需定期进行维护与更新,我们让元鼎卓越农林创新班的同学们开展网箱翻新、维护及育种工作,就是为了让大家在干中学、学中干,在劳动中深化专业认知,传承劳动精神。”

与此同时,农业经营管理硕士专项班的学生们正举行“乡村振兴·青春助农”优质农产品展销活动。展销会上,无农药残留蔬菜礼包一亮相便被抢购。这次展销会是专项班《农产品营销》课程的实战环节,由校内导师和校外行业导师共同现场授课。
据了解,上海海洋大学农业专项班采取“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产业实战”的农学交替培养模式进行培养。通过田间夏令营、多点轮转实习、深度产业实战等多种实践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纠错】 【责任编辑:王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