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参观者在一组恐龙群落化石展品前驻足。
当日,“龙吟九州·中国恐龙大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幕。本次大展汇聚了全国12家科研院所和科普场馆的118件代表性恐龙标本和重要模型,旨在用中国恐龙珍品标本讲述恐龙家族的生存演化故事,以及中国三代恐龙研究者的科学发现和研究故事。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5月26日,参观者在许氏禄丰龙化石展品前驻足观看。
当日,“龙吟九州·中国恐龙大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幕。本次大展汇聚了全国12家科研院所和科普场馆的118件代表性恐龙标本和重要模型,旨在用中国恐龙珍品标本讲述恐龙家族的生存演化故事,以及中国三代恐龙研究者的科学发现和研究故事。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5月26日,工作人员(右二)向参观者讲解。
当日,“龙吟九州·中国恐龙大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幕。本次大展汇聚了全国12家科研院所和科普场馆的118件代表性恐龙标本和重要模型,旨在用中国恐龙珍品标本讲述恐龙家族的生存演化故事,以及中国三代恐龙研究者的科学发现和研究故事。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5月26日,工作人员进行布展准备工作。
当日,“龙吟九州·中国恐龙大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幕。本次大展汇聚了全国12家科研院所和科普场馆的118件代表性恐龙标本和重要模型,旨在用中国恐龙珍品标本讲述恐龙家族的生存演化故事,以及中国三代恐龙研究者的科学发现和研究故事。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这是展出的英贝贝鸭嘴龙类胚胎化石(5月26日摄)。
当日,“龙吟九州·中国恐龙大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幕。本次大展汇聚了全国12家科研院所和科普场馆的118件代表性恐龙标本和重要模型,旨在用中国恐龙珍品标本讲述恐龙家族的生存演化故事,以及中国三代恐龙研究者的科学发现和研究故事。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