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5月26日电(记者周蕊)从人工智能项目的科普发布,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师”竞赛,人工智能正在成为2025年上海职工科技节的“关键词”。
AGI是什么?如何让被称为人工通用智能的AGI触手可及?科技节开幕式上,上海无问芯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工会主席陈颖对人工智能相关项目进行科普发布。
今年上海职工科技节期间,以工匠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将积极参与科学普及宣传活动,包括工匠秀场、上海市工匠创新工作室开放日、上海工匠大讲堂天天讲等多项活动。其中,58家工作室向全市市民预约开放。而在“技能强国——产业工人技能学习平台”上,张怀锁、吴强等10名上海工匠将登上“上海工匠大讲堂”,开展有关岗位创新创效、职业技能提升等方面的直播课程。
“传统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既有经验的总结和重构,生成式人工智能是AI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根据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资深经理张慷的讲解,现场的观众逐渐熟悉“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师”这一新兴领域工种。作为全国工会系统首次设立的项目,“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师”竞赛也是今年市总工会“2+3+X”项职工职业技能系列竞赛的重要组成之一。
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桂晓燕介绍,“2+3+X”项职工职业技能系列竞赛,包括与中国职工技术协会共同举办的“大型国产PLC新型工业化场景应用”和“云计算”等2个项目技能竞赛,将作为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全国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项目。
据悉,根据第二届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设置的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数据安全管理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等3个工种,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师和无人机驾驶员等2个观摩赛工种,上海市职工技术协会将会同相关区局(产业)工会承办相关技能竞赛上海地区选拔赛,组织上海选手集训并组队参加全国总决赛。
上海还将组织开展生物医药创新实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装配钳工、供应链管理师、动画师、医疗护理员、物业管理等市级层面职工职业技能竞赛。
与此同时,2025年度“上海工匠”培养选树工作方案正式发布,即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职工可通过个人自荐、单位推荐和社团推荐三种渠道进行申报。
2015年,上海市总工会发布《关于在本市开展“上海工匠”培养选树千人计划实施意见》,于2016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工匠选树工作,计划用10年时间培养选树1000名“上海工匠”。上海各区局(产业)工会已成功选树了近4000名区域、行业工匠,市总工会命名了九批共888名上海工匠、20名“长三角大工匠”,培育了9名大国工匠和11名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