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汇“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激活人民城市的“神经末梢”-新华网
2025 07/05 09:11:36
来源:新华网

上海徐汇“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激活人民城市的“神经末梢”

字体:

  新华网上海7月4日电(记者李荣)文明实践,“嵌入”街巷的肌理,如何让民众可感、可触、可享?新近举办的一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阶段性建设成果展示与推进活动”,给出了来自上海市徐汇区两年来探索的创新答卷:以街区为单元,创新构建“文明实践+”格局,深入挖掘街区文化内涵与资源禀赋,激活人民城市神经末梢,让文明实践浸润日常。

  从“首开先河”到“百花齐放”

  想要看懂、看透这样一场阶段性建设成果展示与推进活动,便要将目光回溯至两年前。

  2023年4月,湖南街道在上音歌剧院奏响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的第一个音符——“音乐街区”孕育而生,开启了徐汇在全市首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特色街区”的新征程。

  以音乐街区为起步,徐汇区开始了持续两年的特色街区从无到有、勇于破局、提质增效并收获阶段性成果的创新探索。各街镇统筹资源、积极探索、同创共建,先后打造了音乐、健康、体育、敬老爱幼、花园、活力、低碳、法治、文化、亲邻水岸、书香、智汇、公益文明等覆盖13个街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构建起多元一体、多态融合、多维展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13个特色街区既做到了百花齐放,又实现了内在统一,徐汇区走出了一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实践特色之路。

  在刚刚揭幕的位于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成果展上,徐汇区以资源特色型、服务特色型、文化特色型、发展特色型、治理特色型五大维度为脉络,重点展示了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的举措、品牌、案例和成效,以及丰富的特色街区建设文创展品,为市民群众提供免费的、近距离感受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魅力的窗口,现场吸引了众多市民群众观展打卡。

  从“禀赋各异”到“一街一品”

  徐汇区在全国首创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特色街区并非简单地贴标签,而是一次深植本土基因的系统性创新。

  面对每个街区资源禀赋各异、居民需求多元的挑战,徐汇提出“一街一品”发展策略,找准文明实践工作的切入点,把文明实践与街镇重点工作和居民需求紧密结合、相互赋能,让众多的“老品牌”在街区焕发出新时代的蓬勃生机与独特魅力。

  徐汇区枫林街道是国内临床医学资源和生命健康产业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创造了三甲医院集聚度、两院院士密度、生命健康科创浓度三个上海之最,一个不足3平方公里的街区资源多、需求旺,如何将资源禀赋转化为惠民实效便是该街区文明实践的必答题。2023年,枫林街道启动“枫尚·健康街区”品牌建设,汇聚起街区内的大院大所、学校、公园、宾馆、商铺、公共服务阵地等,组织成立“健康FAN·现代街区社群”,将29位两院院士的专家密度转化为民生温度。

  徐家汇街道,依托14.2万平方米体育总面积、1.491平方米人均体育面积、344处体育场地设施以及重量级城市体育地标的优势,充分发挥“体育特长生”的资源禀赋创建“体育街区”,持续增加体育供给,培育全民健身团队,优化“处处可健身”的良好环境,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五彩斑斓的“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紧密结合,推出“悦心·活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联盟和“八个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体育街区特色项目。事实上,“体育街区”的答卷不止于“体育”本身,更拓展围绕“大徐家汇”商圈升级,在《徐家汇体育产业地图》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制完善体育消费产业名录,在文明实践活动中促进文商旅体展融合发展。

  此外,在2024年推出的天平街道和凌云街道的特色街区,则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环保思想融入街区发展理念,分别以花园式生态社区环境的构建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导为抓手,动员组织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共同创建“花园街区”与“低碳街区”;虹梅街道和漕河泾街道分别把产城融合和法治思维融入街区发展理念,打造“活力街区”及“法治街区”,通过组建“社校企”联动社群和“法治朋友圈”引导街区文明实践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通过正在打造的“虹梅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街区广场”和漕东支路“法治中轴线”文明实践大道,进一步强化和拓展文明实践阵地建设……13个特色街区充分展现了自身“一街一品”建设的初步成果,正在用街区特色点亮文明底色。

  “全民实践”的“文明因子”

  一直以来,“边探索、边总结、边提升”是徐汇区文明实践创新探索的“方法论”,而“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则是不变的“世界观”。

  2023年9月,徐汇制定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导则,创新提出特色街区“六个一”建设路径(绘制“一张图”、建立“一个群”、织成“一张网”、组建“一批团”、构建“一个环”、形成“一片景”)。2024年底,13个街镇实现特色街区全覆盖时,又对建设导则进行了完善,推出了2.0版,并把13个特色街区按照资源、服务、文化、发展、治理进行分类,正式形成五大类型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特色街区,更加突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和“全民文明实践”,提倡人人都是文明的因子,人人都是文明实践行动者,让特色街区建设“奔着人心去、聚着人气干、引着人流走”。“人”字被反复提及、不断放大。

  文明实践工作重在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是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徐汇区深谙此道,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建设。于是,在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中,有不少单位与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参与特色街区建设,以实际行动为特色街区建设添砖加瓦、注入文明活力。

  活动现场,徐汇区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文明实践达人(单位)”名单正式发布,共推出12名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文明实践达人”,以及15家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文明实践达人单位”。这些源于社区的力量,让文明实践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成为身边可感的榜样行动。

  以特色街区为载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如何更好地把文明实践成果转化为群众实惠,活动现场推出的“2025年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实事项目清单”给出了答案。

  “下一步,我们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期盼,聚力整合徐汇优势资源,引领更多的街区单位和市民群众参与到文明实践中来,切实做强一批示范项目、做活一批实践阵地、做优一批特色品牌,在凝聚服务群众中展现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徐汇城区文明建设更上新台阶。”徐汇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懿说道。(完)

【纠错】 【责任编辑:史依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