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镇直通车|解锁加速度!这个街道“四个一”民情快办让难题“当日答、马上办”
“原本以为换医保册得专门请假跑一趟,没想到在居委会10分钟就搞定了!”家住徐汇区田林街道爱建园的居民拿着刚打印好的医保手册,惊喜写在脸上。这暖心的一幕,正是田林街道深化党建引领“多格合一”,做实“一口受理、一人专办、一天答复、一体联动”民情快办机制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田林街道聚焦基层治理“快”与“办”两大核心,以“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为目标,将民情快办诉求解决机制落到实处,让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家门口得到高效化解,用治理效能托起居民“稳稳的幸福”。
一口受理:远程帮办,10分钟“刷新”医保册
爱建园网格员在一次“四百”(即“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走访的过程中,捕捉到居民张阿姨(化名)的烦恼:急需更换医保记录册,却被工作“钉”得抽不开身去事务受理中心。网格员眼睛一亮:“别急,咱居委的快办站就能办!”几天后,张阿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站点。
快办专员接单后立即启动“远程神器”——帮办机。屏幕亮起,事务中心前台工作人员“面对面”在线。在专员引导下,张阿姨对着摄像头出示证件,数据瞬间“飞”向云端。短短几分钟后,打印机“吐”出崭新的医保册,递到张阿姨手中。“真没想到!家门口就能办,还这么快!”张阿姨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连连称赞这“零距离”的便捷。
如今,田林街道的民情快办站已成为居民家门口的“便民服务站”,通过“数据跑腿”代替 “群众跑路”,打造出一窗统揽、全岗受理的服务阵地,让高效便民从口号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远程帮办医保记录册
一人专办:专员“钉”牢隐患,24小时填平“绊脚坑”
“这路还能不能走了!”在千鹤第三居委民情快办站,王女士(化名)怒气冲冲拍着桌子。原来,小区门口两个废弃井盖成了“陷阱”,路面抬高后形成深坑,她差点被狠狠绊倒。首接专员小李立刻化身“首席办事员”:一边火速协调物业在坑洞边竖起醒目标志,一边抓起记录本和手机,陪同王女士赶赴现场。
面对“肇事”的坑洞,小李迅速拍照取证。随即,他一个电话“钉”住区域责任单位。第二天,修复人员准时抵达,填坑、铺平一气呵成。看着平整如初的路面,王女士的怒火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安心与赞许。
田林街道通过“首接负责制” 让每个诉求都有专属“管家”,将责任牢牢扛在肩上,用部门联动的“加速度”,换来了居民满满的安全感。
填平废弃井盖凹陷
一天答复:指尖“救急”,帮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上午九点,千鹤第五民情快办站迎来一位满头大汗、神色慌张的刘阿婆(化名)。“急死我了!这打车软件怎么都打不开!”原来她约了医院的专家门诊,家人不在身边,电话里指导半天也无济于事,软件反复“闪退”像堵无形的高墙。
快办专员接过手机,轻声安抚:“阿婆别急,交给我!”在征得居民同意后,他仔细研究打车软件闪退原因,重新下载后的软件得以恢复正常,专员再手把手指导居民如何打车,遇到闪退如何处理等。在快办专员帮其呼叫到车后,阿婆紧绷的神色舒展了。
为了让居民诉求“不过夜”,田林街道不断优化办理流程、压缩答复时限。对能立即办结的事项,确保当天解决;对需多方协调的事项,也要求专员在一天内给出初步答复。今年6月以来,街道各居民区已受理民情快办件1115件,一天答复100%。
一体联动:片区“总动员”,15分钟化解高空危机
“险情!外墙砖要掉!”新苑第六居委接到物业紧急报告:安装高空监控时,发现一商户店招上方的墙面砖已与墙体分离,有坠落的风险。新苑第六居委立即启动民情快办机制,一边指派民情快办专员接单上报给城运中心,由城运中心派单至相关部门与片区,一边立即与物业在墙体松动区域拉警戒线,派人值守,并联系周边车主移车。
15分钟后,新苑片区党支部与街道管理办、城建中心到达现场,查看松动情况,商讨隐患排除方案。后由管理办进行排险,新苑街区书记与商户沟通围墙修补事宜,城建中心对周边商铺店招进行检查,确认风险排除后,快办专员结单记录,一场潜在的安全事故消弭于无形。
在田林街道,“一体联动”早已不是一句口号。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片区调度资源,职能部门协同作战,居民区深度参与,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让“急事速答、难题共答”成为基层治理的常态。
排除店招外墙脱落
据悉,田林街道将继续深化“多格合一”,畅通民情“雷达”,聚焦民生痛点,让“民情快办”这把金钥匙,不断开启精细化治理新格局,为居民的幸福生活持续“加速”和“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