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街镇 | 青浦赵巷镇:因“商”而兴,以“质”而名-新华网
2025 09/11 09:15:48
来源:新华网

解码街镇 | 青浦赵巷镇:因“商”而兴,以“质”而名

字体:

  新华网上海9月11日电 提起上海青浦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河道密布,小桥流水,一派江南田园风光。千百年来,水乡基因与农耕传统交织出了独特的地域气质,使得青浦成为上海的“后花园”与“菜篮子”。

  作为有数百年历史的传统商贸重镇,青浦赵巷镇不仅没有因为城市化的发展而“褪色”,反而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赵巷镇围绕“商”字展开的蓝图,打造出商贸、商旅、商区的多维商业形态,勾勒出一幅现代与乡村交融、产业与服务共生的繁荣图景。新华网“解码街镇”走进赵巷发现,因“商”而兴的背后,是赵巷镇对“质”的孜孜以求,这也成为其商业蓝图最闪光的底色。

  奥特莱斯:花园式的消费新体验

  “在我们赵巷,首店经济蓬勃发展,上架新品纷至沓来,奥特莱斯不只是一个‘买买买’的场所,而是一座‘花园式消费综合体’,也是一家老小都能找到乐趣的周末打卡地。”青浦百联奥特莱斯(简称青浦奥莱)副总经理殷勤颇为自豪地介绍说。

  青浦奥特莱斯全貌 新华网发

  走进青浦奥莱小镇,这里的商铺错落有致,水系环绕,四季绿植与景观相映成趣。休闲步道穿梭于小河、树丛之间,让购物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行为,更成为一场沉浸式的“自然漫游”体验。

  据了解,“19岁”的青浦奥莱在全国奥特莱斯购物中心销售排名中,已连续11年位列榜首。“霸榜”的背后,固然有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消费力坚实等因素,但也离不开青浦奥莱对品质的追求。这片购物天堂,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不断迭代升级——区域环境定期更新、商业动线不断优化,商铺的新老更替与优胜劣汰,都是青浦奥莱对消费品质的追求。

  2026年,青浦奥莱将迎来“20岁”生日。目前,青浦奥莱二期正在加紧施工,将于2026年年中竣工。建成后,一、二期总体量将达到20万平方米,每年总销售额超70亿元,成为亚洲最大的奥特莱斯。

  “明年开业的沿河二期项目,我们将打造亲水平台、垂类运动体验项目及猫犬分区的宠物乐园,进一步推动文体元素融入消费场景;业态布局从纯零售转向360度消费配套,逐步提升餐饮、休闲娱乐占比。同时,针对周边社区居民打造‘15分钟生活圈’,构建‘吃、住、玩、购’一条龙服务体系。”殷勤说。

  青浦奥特莱斯 新华网发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秉持“文商体旅一体化”理念,还会不定期举办户外市集、运动嘉年华等活动,既为入驻品牌拓宽宣传渠道,也切实惠及周边居民;联动周边餐饮民宿及青浦旅游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打造上海周边“微度假”目的地。

  水街庭院:乡村里的质感慢生活

  如果说青浦奥莱是赵巷的“现代名片”,那么和睦村水街庭院则是“乡村瑰宝”。

  驾车驶入和睦村,田野风光撞入眼帘。和睦村被徐泾河贯穿而过,两岸20多家店铺错落有致,构成一路蜿蜒的“和睦水街”,孕育出独特的乡村经济业态,成为赵巷商旅的金字招牌。

 和睦村水街庭院 新华网发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纷扰,唯有潺潺流水环绕青石板路,白墙黛瓦映衬绿树繁花,庭院内翠竹环绕,让咖啡、民宿、茶空间、高端餐饮等业态与田园风光自然共生,构成了一幅“人在画中游”的诗意画卷。

  设计师出身的王守伟,2018年第一次和家人来和睦村游玩,就爱上了这里的田园风光。在此建起了“和田睦舍”等三家庭院。“我是和睦村‘创客群’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但回过头来看,这里优质的区位、便利的交通,还有村庄风貌和水乡的景致,加上我们自身的设计与运营,形成了共赢。”王守伟坦言。

 和睦村水街庭院 新华网发

  秉持“因地制宜做乡村振兴”的理念,王守伟在尊重乡村原有风貌的同时融入时尚元素,平衡乡村氛围与现代需求。走进水街庭院的一间间茶室,便能读懂这里对“品质”二字的追求:原木桌椅带着自然的纹理与温度,实木地板拼接严密平整,特制熏香在空气中淡淡萦绕,与茶香袅袅相得益彰。窗外蝉鸣鸟叫、树荫婆娑、竹林茂密,好一派世外风光。

  短短3年时间,王守伟在和睦村陆续开了三家店铺,拥有中古风、侘寂风、北欧风等25间客房,设有书房、餐厅、茶室、宠物乐园、果蔬采摘园、竹林茶空间等,提供住宿、茶歇、亲子娱乐、餐聚等各种体验,2024年还获评为乡村民宿。今年五一假期,三店总营业额突破百万元。

  和睦村水街庭院 新华网发

  如今的和睦村水街庭院,早已不止“网红打卡点”,它用“看得到的品质”打动人心,用“享得到的闲适”留住脚步,用“闻得到的烟火”唤醒记忆,用“尝得到的乡愁”温暖味蕾。在这里,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刻都是生活。

  绿洲智谷:产业与商区品质共生

  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园区 新华网发

  从和睦村出来,驱车5分钟,田园风光瞬间切换成现代化的高楼林立、商圈环绕,17号线轻轨在高架上来往穿梭,提醒着人们这里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高地,是科技创业、产城融合的热土。

  作为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布局示范区的首个特色标杆科创园区,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园区自2021年开园以来,园区已累计引入企业超320家,实体入驻企业近80家,华为数字能源、公牛集团、国泰海通等行业龙头在此扎根。

  “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园区规划建设用地420亩,总建筑面积约86万平方米,是一座融总部研发、科创孵化、商业服务、人才公寓及公共配套于一体的新一代智慧产城社区。”长三角赵巷新兴产业经济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蔡喆玉向记者介绍说,“值得一提的是,园区入驻企业多具备长三角一体化基因,即‘创新、研发在上海,生产、制造在江浙皖’。截至2024年底,累计贡献税收超8.7亿元”。

  在这座滨水园区,商业配套社会化、公共服务共享化、开放空间常态化已深入人心、融入日常。在滨水步道漫步,在足球场、网球场挥洒汗水,白领和居民自由休憩,会议中心、健身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设施面向企业与社区共享,深度融入“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依水而建的人才公寓大楼,配备公共客厅、影音室、健身房等设施,让人才“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园区商业综合体汇聚了餐饮娱乐、数码科技、亲子休闲等多元业态,打造出开放自在的时尚活力场。

  漫步其中,既有满足日常消费的便捷选择,也有引领潮流的新鲜体验,为园区白领与周边居民提供了“一站式”生活解决方案,彰显“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与“产城融合”的生动实践。

  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园区 新华网发

  赵巷镇的商业繁荣,不靠单一的规模或数据,而是源于对“品质”的坚持——从游客服务中心的母婴房,到农家民宿的现炒饭菜,再到产业园区的配套服务,无不体现出对品质的高标准、严要求。因商而兴的背后,是赵巷人对品质的孜孜以求。而正是这份对“质”的坚守,带来了“商”的繁茂,让赵巷的商业既有活力,更有温度。

  出品:王永前 姜微

  策划:杨金志

  监制:潘旭 方为

  统筹:朱翃

  记者:朱翃 胡洁菲

  参与采写:王欣睿(实习生)

  鸣谢:青浦区委宣传部 青浦区融媒体中心

  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分社联合出品

【纠错】 【责任编辑:朱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