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浦江创新论坛量子智能专题论坛9月21日在上海举行,上海量子人工智能联合体、上海量子科技装备产业创新联盟宣布成立,上海量子计算十大应用场景发布。

论坛由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上海市科委、复旦大学承办,来自中国、美国、荷兰、卢森堡、新加坡等国的量子科技领域专家,以学术报告、圆桌讨论等多层次互动方式,探讨人工智能与原子量子计算、量子信息科学、量子线路优化、量子算法应用的交叉融合,研判量子人工智能领域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近期发展机遇,共话未来产业应用前景与合作发展。
上海量子人工智能联合体由复旦大学、上海期智研究院、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12家科研机构和若干量子领域优势企业组成。据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李晓鹏介绍,未来五年,该联合体将重点开展量子人工智能学科交叉研究,突破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与重点应用,培育高水平量子人工智能交叉人才团队。
上海量子科技装备产业创新联盟由上海科学院牵头,集聚长三角地区量子科技领域的重点企业及部分科研机构,肩负“产业集聚、攻关协同、标准制定、生态打造”四大核心使命。上海科学院院长孙真荣教授介绍,联盟旨在加强量子装备产业全链条协同,以关键元器件研发、核心装备攻关为重点,提升我国量子科技装备整体竞争力,加速量子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专题论坛上,上海量子计算十大应用场景发布,覆盖电力、金融、物流、新能源与生物医药等领域。这些场景不仅聚焦实际应用需求,更致力于展现量子在解决复杂问题与推动未来产业变革中的巨大潜力,体现了上海在量子计算应用与创新方面的前瞻布局和探索精神。(记者李峰洲)
【纠错】 【责任编辑: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