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0月29日电(记者袁全)为交流研讨近视防控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聚力推动近视防控事业高质量发展,第三届Bright China 2025明眸中国近视防控大会暨国际近视研讨会于近日在上海举办。大会汇聚全国眼科、视光、公共卫生、学校、教育和卫生健康领域的150余名专家学者与一线工作者,共同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事业贡献力量。

本次大会由明眸中国近视防控大会组委会、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医学科学健康学会、上海医疗质量研究中心主办,并获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等多家单位指导。大会执行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岩教授与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何鲜桂教授共同主持主题仪式。大会主席、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许迅教授在开场发言中表示,明眸大会旨在传递新理念、共建近视防控交流平台,本届大会将围绕近视全周期,呈现“国际近视白皮书2025”、专家共识、人工智能应用及最新实践案例等内容,助力近视防控实现新突破。

大会荣誉主席、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姚克教授指出,近视防控关乎儿童身心健康与民族未来,近年来我国在早筛、早干预、循证策略等方面取得进展,但近视高发、低龄化、重度化趋势仍需持续努力。国际近视研究院主任委员Serge Resnikoff教授强调,中国长期走在近视防控前沿,其经验和见解将引领全球创新与可持续进步。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何鲜桂教授汇报了上海市第六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分级分类整合型近视防控惠民服务项目的中期进展。项目覆盖上海30所小学、1.5万名6-11岁儿童,6个月随访显示,干预组近视发生率相对下降,眼轴进展相对延缓。此外,由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牵头的“AI明眸——护眼瞳行”儿童青少年近视数智防控行动正通过智能眼镜监测用眼行为,开展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为优化防控方案提供高质量循证证据。

国际近视研究院白皮书系列正陆续发布,明眸中国近视防控大会组委会已启动中文翻译工作,目前完成5篇发表文章的翻译并形成中文译本。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牵头成立了视觉健康(近视防控)专家组,由何鲜桂教授任组长,李岩教授、姜珺教授、潘臣炜教授任副组长,委员26名,涵盖眼科、公共卫生、学校卫生等多领域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凯教授介绍了《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前期管理专家共识》,明确近视前期定义及高危人群特征,提出多模态干预策略。
为推动校园、家庭和社区联防联控,明眸中国大会组委会授予上海市长宁区开元小学等8家单位“儿童青少年标准化近视综合防控明眸空间”,打造全国首个标准化近视综合防控明眸基地网络和样板工程。大会还特设“明眸中国·近视防控国际突出贡献专家”奖项,表彰悉尼科技大学Kathryn Rose教授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Ian Morgan教授对全球近视防控的杰出贡献,并举办季成叶教授纪念讲座,由两位专家分享研究成果,传承学术精神。(完)

